7/8/19

[老母碎碎念] 吃什麼很重要嗎?






      我覺得我家的小孩比我不挑食。
    「挑食」如果要下個定義,可能有兩種解答。其一,挑惕不是「美食」這種行為。也就是類似只吃得下松阪豬,吃不下三層肉。其二,挑惕某些食物。比方說不吃青椒,不吃苦瓜,不吃茄子。(是的!我把我不吃的都寫了,誰要吃這些噁心的食物啦!)
      長到這麼大了,我還是很以貌取人。常常因此先入為主的認為某些人「長得很健康,應該不挑食」,然後再發現上了當。比方說,有一個同學長得就是一副所有青菜他都會吃的臉,結果居然非常挑惕青菜不說,連水果也幾乎都不吃。甚至是生了小孩,要吃香蕉,也要等先生下班才讓先生餵孩子吃的程度。
     我覺得我同輩的人的挑食大多是屬於「挑惕某些食物」這一種。所謂我同輩,指的是跟我生活背景也類似的人。家裡不是太有錢,也不是太沒錢。成長過程中,外食跟自己開伙的比例可能一半一半,所以知道什麼叫做「美食」,也知道什麼叫做「家常菜」。但是現在小孩的挑食,很常是我一開始提到的另一種,也就是挑惕不是「美食」的這一種,而這一種很惹我厭。我之前一直沒辦法清楚地理解為什麼這一種挑食,讓我每每聽到覺得很刺耳。直到前幾天,我終於突破盲腸了。理由就是下面兩個:
媽媽不需要/應該 在乎孩子喜不喜歡(吃)。
媽媽可以買到好吃的東西是本事,不代表小孩可以無償接受。更不代表小孩有同樣權利享受。
     這兩個理由其實源頭ㄧ樣,就是「老娘說了算」。煮飯是一門藝術,這句話很常聽到。但我更想說煮飯是一門「勞務」。從思考要煮什麼,到購物過程,到挑選每一樣食材,到在危險的高溫下,同時運用多種能力煮出一桌菜,最後還要承受結果,甚至是收拾殘局。一大串根本不是藝術,是修煉,是磨練,是折磨。在這種情況之下,特別我指的是像我一樣,一年365天幾乎都是「獨立完成」的媽媽,實在沒有必要在意孩子「喜不喜歡」吃某個食材。
       當然,如果你是跟汪培X老師一樣,家裡無時無刻有廚娘,保母,管家,長輩來幫你的人,你剛然可以優雅地說「孩子喜歡吃,才會吃得好!」或是『把飯菜做的色香味俱全,孩子就會吃得好』這種話。在我做媽媽八年來的歷程,我唯一相信的真理就是「肚子餓了都好吃」。如果你的孩子不是,代表他「根本沒真的餓過」。
        為什麼不應該在意孩子喜不喜歡吃,因為決定食物分數的人變成是「毫無付出的孩子」時,上下關係就錯了。為什麼不是辛苦煮飯的人來決定吃什麼,而是「享受」的人來給煮飯的人打分數?孩子沒有權力替飯菜打分數啊?!他為什麼可以替「不是他的作品」打分數?媽媽為什麼要讓孩子打分數?就是因為交出了這個打分數的權利,孩子不只沒有感受到煮飯婆的辛苦,還覺得媽媽應該要煮出「高分」的食物。
      如果你運氣好,媽媽剛好很會買還很會煮,就可以因此認為水果都一定要香甜多汁,食物都要烹調得恰到好處,白米都要粒粒分明,味增湯溫度要剛好適口,吐司要鬆軟不黏牙?遇到不是這樣的食物,就可以批評果農失職,媽媽失策?現在很多家長認為要從小培養孩子的「審美觀」,甚至是「味蕾」?女兒說要富著養,這樣以後才會挑到好男人。美術課要從小上,才會有好的美感。連食物,也要從小就吃得好,吃的精,以後才知道什麼是美食。
     是的,蔡康永曾經說過,因為他的母親就是很漂亮,很得體,很會穿的,所以每到一些重要的社交場合,他不至於向其他沒見過世面的孩子,對著五花八門的旗袍失了神。但,我就是覺得不舒服。如果「味蕾」,也是一種能力,那至少也是應該要「努力習得」的吧?而且要是「相稱」的。媽媽可以每次都買到好吃的芭樂,是多年來在水果攤走跳習得的能力,而好吃的芭樂就是努力的結果。在這個有付出才有收穫的關係下,孩子憑什麼認為一定要吃到好吃的水果?媽媽為什麼一定要買好吃的水果給孩子吃?為什麼孩子不能吃不甜的水果?
      那吃到不甜的水果,應該要怎麼回應?當然絕對不會是,「喔!超硬的啦!超難吃!我不要吃了!」最能讓我(對!本部落格永遠都是我)放鬆的,甚至是被鼓勵的應該是,「今天的芭樂比較不甜誒,原來也會有不甜的芭樂喔。」聽起來白痴,可是不只是恰恰好的道出了事實,還撫慰了沒能買到好水果的媽媽的心。 這樣不是很好嗎?!如果能夠更進一步問「為什麼有時候西瓜不甜啊?」這樣又更好,還能上了一堂農產品課。比什麼好,比「這個阿伯賣的西瓜好爛喔,一點也不甜」是不是好太多太多?
    無論如何,我還是認為家長/大人不應該把「打分數」的權力下放給「沒有付出」的孩子。能給自己打分數的只有自己,隨意給別人打分數的孩子,「真的很討厭」。

No comments: